深圳总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新洲花园大厦C栋707
宝安分点:石岩街道田心大道生源大厦A座1003室
电话:0755-2393 9041
传真:0755-2393 9117
联系人:黄先生
手机:13699834260
网址:www.szcjby.com
邮箱: cjby@163.com
深圳各区均有分点,随叫随到
白蚁防治中心/杀白蚁公司/灭白蚁公司白蚁的饲养方法
文章作者:程建白蚁防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15
把野外的白蚁巢群接回或分离一部分在实验室进行饲养,便于各种实验获得大量的试材,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在实验室内模拟野外环境,配对饲养脱翅成虫,观察群体建立及发展、发育动态,是了解白级生活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各种白蚁的饲养早就引起白蚁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作了许多艰辛的工作。Higa(1981年)亮文等(1983年)、潘演征等(1990年)、HanS.H.& Borderau C.(1992年)均在实验金内,从脱翅成虫配对开始,分别把台湾乳白蚁 Coptolermes formosanus、黑胸散白蚁 Reicuiermes chinersis、半明大白蚁 Macrotermes subhiyalins 新群体培养成熟,产生了下一代的有翅成虫,解决了这三种白蚁各自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要经历的时间等重要生物学问题。#深圳市白蚁防治中心
我国已知有白蚁4科47属482种(朱本忠等,1994年),其中以堆砂白蚁属、散白蚁属、乳白蚁属、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的白蚁危害突出。掌握截头堆砂白蚁、黑胸散白蚁、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的饲养方法,将有助于开展同类白蚁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各项实验。
3.1截头堆砂白蚁的饲养#深圳市杀白蚁公司
截头堆砂白蚁群体小,生活于木材中,活动与泥土绝缘,木材中的自然含水能满足生活需要。但配对饲养的群体在实验室条件下长期生存的难度较大。根据袁舜姜(1990年),黄珍友、戴自荣等(1991年、1994年)的资料,虽目前仍处在探索之中,但所作的大量工作为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3.1.1 为收集有翅成虫的饲养#深圳市灭白蚁公司
在截头堆砂白蚁分飞季节,将含有截头堆砂白蚁的木块取回,放在长为90cm,宽为50cm,高为70cm的大玻璃缸内,加盖。待有翅成虫从木块里飞出后,把脱了翅的成瞰出,进行配对。
3.1.2 新群体的饲养#深圳市治白蚁公司
1,在培养皿里放30张直径7cm的定性滤纸,其中上面20张在纸中央钻一个直径1cm的圆洞,分飞后把从玻璃缸内取出的脱翅成虫进行配对,放入其中。脱翅成虫或其他供试的白蚁放入圆洞后,两面用玻璃板夹住,这样白蚁活动主要在洞内,容易观察,检查时只需打开培养皿盖,不会引起群体的骚动。
2.把椎木Casanopsis spp制成长7.5cm,宽5cm,高2cm的小块,中间钻一个直径2.5cm,高1cm的空腔,放入一对脱翅成虫,或在放入一对脱扫的本的同时,放入曾被截头取食过的小木块1块和15头若蚁,盖上玻璃盖。然后放入温度29±1℃的培养箱中,培养箱底部放有少量自来水,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结果表明,不加
若蚁和加入15头若蚁一起饲养的脱翅成虫存在活时间不一样,前者平均存活了77.2天,后者平均存活127.8天。
3.用马尾松、辐射松、椎木作为试材。马尾松干木块长9cm、宽5cm、高5cm,打上直径0.3cm、深1.5cm的小洞;辐射松木块长3cm、宽3cm、高2cm,打上一个小孔,其孔的大小与马尾松相同;椎木块长7.5cm、宽5cm、高2.5cm,中间开一空腔,直径2cm、深1cm.
在截头堆砂白蚁分飞前,将取回含有各类型个体的木块放在长为80cm、宽为50cm、高为45cm的玻璃箱内饲养。之后,把已准备好的辐射松木块及马尾松木块也放入玻璃箱中,盖上塑料盖。待有翅成虫飞脱翅后自行配对,钻入辐射松、马尾松木块中建巢。玻璃饲养箱内放有盛水的小玻缸,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4月~9月上旬在室内常温下饲养,9月中旬后在恒温27℃±1℃的培养箱内饲养,湿度仍保持在70%~80%.
在截头堆砂白蚁分飞时,从饲养玻缸中收集脱翅成虫进行人工配对,分别把1对、2对、3对、4对的不同对数组合放入已准备好的椎木块空腔内,同时各加入6头若蚁一起饲养,另添一小块曾被堆砂白蚁取食过的木材作食料,盖上玻璃片。放在恒温27℃±1℃,相对湿度75%~80%的培养箱内。
自行配对入洞建巢的,有两雄一雌共存的,建巢6个月后子代个体中最大的幼蚁有3龄。人工配对的多头脱翅成虫可以共存,存活时间超过8个月。
3.1.3 分离饲养#深圳市除白蚁公司
把辐射松制成长7.5cm、宽5.5cm、高0.5cm的木块,中间开一个小腔室,腔室大2.5cm,木块上下各用一块与木块大小相同,厚度为0.3cm的玻璃块夹住,小腔室内放入若蚁30头。在恒温27℃±1℃相对湿度为80~90%之间饲养。存活时间可超过6个月,在生存的期间内,可从中产生补充型生殖蚁和兵蚁,补充型生殖蚁产生后进行了产卵、育幼活动。如果木块再大一些并多开几个相互联通的腔室,放入的若蚁再多一些,可能结果会更理想。
3.2黑胸散白蚁的饲养#深圳市防白蚁公司
黑胸散白蚁群体比截头堆砂白蚁大得多,一般有成千上万头个体。它是土木两栖性白蚁,对周围环境的水湿条件要求较严格,常生活在接近地面或埋入土内的木材中。群体容易产生补充型生殖蚁,实验室内(常温下,成都)饲养的存活率相当高。
3.2.1 全群饲养#深圳市白蚁防治公司
1.饲养容器及条件准备
全群饲养所需的容器较大,可以用30cm高、20cm大或20cm高、20cm大的磨口有盖玻璃缸,也可用角钢、圆条、玻璃做成长50cm、宽30cm、高30cm的有脚玻璃箱,箱上面用梦板盖严。饲养之前,先在玻缸、玻箱下面铺一层2cm~3cm厚的湿润砂泥。
2.白蚁巢群的获取#深圳市白蚁
在野外获取黑胸散白蚁巢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危害现场选择受害较重,白蚁个体多而集中的木柱、门框、树头,木桩等被害物,把白蚁稀疏的部分锯掉,留下的长短,大小要与询养容器容纳量相符,一是用诱集法获取,诱集箱的长18cm、宽15cm、高15cm,有底、
有着(盖是灵活的,便于观察),诱集箱内分层扎实装渊马尾松婚木块,埋放在白蚁危害现场,埋放前诱集箱用洗米水浸泡。待白蚁倾巢而来后取回。
3.放置及日常管理#深圳市杀虫公司
无论用那种方法取回的巢群,都应根据大小放入不同容积的饲养容器中,视其情况添加一些食料和补充一点水分,添加的食料是经浸泡一昼夜后又表面家晾干了的马尾松、刺槐,等木块,补充一定的水分。盖上玻璃盖,防止湿气散发和白蚁筑路外逃。以后也要终客补充水分和食物,白蚁群体能长期生存。
3.2.2 分离群体饲养#深圳市消杀公司
1.饲养容器及条件准备
分离饲养是从巢群中分出一部分或分出几百头、几千头个体进行饲养。其饲养容器可大可小,可用12cm培养皿、500g容量的罐头瓶以及20cm高20cm大的玻璃缸等。其饲养前要创造的条件是,先在各种容器底部铺一层0.5cm~3cm厚的湿润砂泥,在上面放4至多块马尾松、刺槐等木块,木块放入之前经浸泡一昼夜后晾干。盖上盖子,待用。
2.饲养个体的获得 分离饲养的个体可从全群饲养中获得,也可从野外的巢群中获得。获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从全群饲养中分出几块有蚁的木块或把野外带回被白蚁危害的木材锯上一段;二是劈开从全群饲养取出的木块或劈开从野外带回的白蚁危害木段,抖出白蚁个体暂住在培养皿中,清除受伤者,待用。
3.放置与日常管理 把分取出来的有蚁木块或锯下的有蚁木段放入饲养容器中,添加马尾松或刺槐木块,以及补充一定水分,盖上盖子;把抖在培养皿中的个体倒入饲养容器中,搭一层浸湿的草纸,盖上盖子,这些分散的个体不久会选择好集居的位置筑路活动。
要经常给饲养的分离群体加食料,每次不宜过多,与此同时滴入几滴清水,使环境经常湿润。当饲养容器的空间被添加的食料填满后就要把群体转移到更大的容器中继续饲养。因为虽然饲养之初个体不多,但它可产生补充生殖蚁进行产卵繁殖,补充生殖蚁群体会不断的发展壮大,空间小、容纳食物的量小,会使群体的发展受到限制。
3.2.3 新群体的饲养
1.饲养容器及条件准备
用12cm培养皿,内铺与皿底大小相同的草纸3层~5层,滴入清水几滴,使草纸湿润;用500g容量的灌头瓶,铺一层厚2cm~3cm的湿润砂泥,再将浸泡晾干的马尾卧,阑槐木块3块~4块埋放在砂泥中。前者便于经常观察,后者环境稳定,用于定期解剖,
2.脱翅成虫的收集与配对放置
分飞时,在现场威对收集脱翅道逐的成虫装入指形管中,带回实验室饲养在早准。或者大量收集脱翅成虫转入培养皿内,带回实验室后,成对收集在培养逻的成虫(若追逐不强烈可用鉴定的方法記对)。收集的工具是用气针,篮球训练气用胶软管,和玻管连结而成,气针的地团端部要保。集的工具是用律设,存手拿气期准脱翅成虫背部,很容易被吸起来,轻吸轻放于饲养容器内。
3.日常管理与转移
日常的管理有加水和食料等项内容,大体与前两种饲养方法的管理相似。最主要饲养在鑼头瓶内的新群体,约3年时,空间全部被添加的食料塞满后,就得转移在更大容器中继续饲养,一般用30cm高,20cm大的玻璃血就可以了。转移时是经同头故入已如了湿润砂泥的玻缸中,再添加食料。若再隔数年,玻缸内塞满食料后,可揭除玻
盖,重上松木圆盘数个,拢上塑料袋保湿,此时应将玻缸放入能盛水的糖瓷盘中,防白蚁筑薛逃散。在这样的条件下,可把新群体培养成熟。
3.3台湾乳白蚁的饲养
台湾乳白蚁也是土木两栖性白蚁,群体较大,筑大巢集中生活。台湾乳白蚁巢群从建立之初到发育成熟后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各有择重的。现把黄亮文、陈丽玲(1982年)提供的大群体和新建群体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3.3.1 大群体饲养
为便于随时提供工、兵蚁做试验材料,可在室内饲养较大的巢群。所用的方法也较简便,即把获得的较大巢群搬回室内,置放于特制的培养箱内饲养。箱内要经常注意添加白蚁喜食的木材,给盛水装置补充水分。
培养箱是用角铁制成长100cm、宽50cm、高45cm(连脚高92cm)的箱框。箱底、前、局左右各面均镶上玻璃,上面覆盖玻璃盖,在4个脚中部设有盛水装置(用铁板焊成),既可供白蚁筑吸水线获取水分,又可防止白蚁逃跑。
3.3.2 新群体饲养
1.有翅成虫的采集
根据白蚁有翅成虫趋光特性,在白蚁分飞季节于蚁巢附近安装黑光灯进行引诱,办下放有碎纸的大盆,把诱集到的成虫放入纱罩或饲养笼内(纱罩的大小根据成虫的数量面定),待成虫自己脱翅后(如果成虫尚未脱翅,可小心将其翅膀由翅基缝处脱掉),置于装有湿润草纸(或其他吸水性能好的纸)的瓷盆内,让其自然追逐配对,然后用小纸片把雎雄成虫分别收集放入饲养容器内进行饲养。配对后不久,脱翅成虫即挖腔室定居,如果见成虫久不定居,在砂泥面四处跑动,要人为地打一个小洞帮助脱翅成虫定居。诱到的有翅成虫最好当晚交配存活率才高。
2.饲养方法
为了便于观察白蚁产卵、育幼及发展状况等,可用下列玻璃容器进行饲养。
(1)指形管(直径2.5cm、高9.5cm)适于饲养初配对的脱翅成虫,通常饲养1年以后,随着群体的增大,可转移到较大容器内继续饲养。此法便于大量收集有翅成虫。
(2)培养皿(直径9cm、高1.5cm)适于饲养1年~2年的小群体,便于解剖,观察白蚁产卵量及存活率等。
(3)玻璃夹板 用玻璃板、玻璃条粘合一付玻璃夹板,此容器适宜饲养1年~2年的小群体,并便于观察白蚁产卵、孵化及幼蚁活动等情况。制作方法是,用长17cm、宽12cm、厚0.2cm玻璃板两块作正面盖及底面,四周用玻璃条粘合,即两长边用长17cm、宽1cm、厚0.2的玻璃条,各2条~3条,用环氧树脂胶粘合在一起;短边一侧用长10cm的玻璃2条~3条粘合,另一侧用长9.8cm的玻璃条2条~3条粘合,留了0.2cm的空隙作为加水用。待放入脱翅成虫后,把正面的玻璃板盖上,四周用胶布固定。
(4)培养缸(直径9cm、高13cm和直径20cm、高10cm两种)适合饲养2年~3年的小群体。培养缸的大小也可视群体大小而定。
3.基质
饲养容器内放的基质,包括有泥土、砂和食料,这些物的质与量的组合又视研究目的而定。培养台湾乳白蚁初建群体所采用的基质是经过消毒的混合泥砂(泥与砂比例是1:1),各容器内的基质量由容器的大小而定,此外,还加入一定量的巢叶粉(约1g左右)、纤维素粉,草纸或松木锯屑。纤维素粉、草纸或松木锯屑都是白蚁的营养物,主要是能量来源。当群体内工蚁、兵蚁出现后,可以放入一小块松木让其自然取食。草纸的质量要求纸质纤维素较细的黄色纸,取食定性滤纸的白蚁生长也很好。巢叶粉(是原来大群体内的集计碾成粉状)内含有白蚁的唾液分泌物及纤维素质等,实验证明加入少量原巢叶粉,白蚁喜欢在巢叶粉附近筑巢,并且生长发育良好。
基质含水量控制在25%~30%较适宜。
3.3.3 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白蚁活动隐蔽、怕光,因此培养白蚁最好放在阴暗处或用黑布及其他物件遗盖,台湾乳白蚁的饲养最重要的是控制湿度,在广东地区用,湿度过高或太低对其生存繁殖都有很大影响。饲养台湾乳白蚁适宜温度在25℃~30℃之间。
2、巢群越大,取食越多,要注意巢内经常加入白蚁喜欢食的松木。
3.饲养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发现蚁王及蚁后爬出土面,或者发现白蚁身体开始萎缩或工、兵蚁活动不正常等,一般是死亡的前兆。
4.收集工、兵蚁作试材时,不能直接用手或镊子,因为工、兵蚁个体小,体表柔软,容,易损伤。收集时可以轻轻振动巢叶或木头,把白蚁抖入容器内,也可用毛笔、吸管(与收集黑胸散白蚁脱翅成虫一样)收集分散的工、兵蚁,或者搭一张湿润草纸在上面,工、兵蚁会
自然趋向湿润草纸上,然后把纸上的白蚁移入容器内,可供各种试验用。
5.随着群体的不断发展,要及时将小容器及其中的巢群转入更大的容器内继续饲养
3.4黑翅土白蚁的饲养
黑翅土白蚁是在土中营建大型蚁巢的高等白蚁,一个旺盛的巢群有数百万头个体,蚁群的生活与真菌的关系很密切,存活十分不易。这类筑菌圃培养真菌的白蚁,目前仅知Han S.H.&Bordereau C.1992年在象牙海岸实验室内饲养的半明大白蚁 Macrotermes
subhyalius(Rambur),4年后飞出有翅成虫的报导,全巢存活7年后因意外死亡。有关土白蚁方面,印度Basalingppa S.1977年对阿萨姆土白蚁Odontotermes assamensis Holm-gren、Agarwal V.B.1978对小齿土白蚁O.microdentatus Roonwal et Sen-Sarma 和胖土白蚁O.obesus(Rambur)在实验室内进行配对饲养,报导了建巢初期的结果,存活时间都不长。
作者等曾于1977年至1979年,在四川珙县用多种方法配对饲养了黑翅土白蚁群体100多个,有4个巢群形成了菌圃,其中有一个巢群在成都实验室内存活了14年后,因故死亡,从中摸索到一些饲养方法和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
3.4.1 新群体的饲养方法
1.室内常规配对饲养
(1)饲养容器及条件准备 从野外采集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的湿润表土(酸性黄色粘壤,含水量约为25%),分别装入12cm培养皿、4cmx10cm指形管、10cmx25cm无底养虫瓶(使用时用稍大的培养皿盖做底)中。用培养皿和指形管饲养便于观察产卵、育幼情况,用养虫瓶饲养利于观察出土取食活动,而且转移到大容器内继续饲养也方便。
(2)脱翅成虫的收集与放置 分飞时,在分飞孔附近,成对收集脱翅追逐的有翅成虫,及时带回实验室,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饲养容器内。其收集方法是:用毛笔将迫逐中的脱翅成虫,分别成对的轻轻扫入4cmx10cm的指形管中,或者将扫入指形管的脱翅成虫先集中倒入12cm培养皿中,带回实验室后,把它倒在一个较大的瓷盘内,用上述方法在瓷盘内成对收集追逐中的脱翅成虫。
倒入各种饲养容器的脱翅成虫,在其中继续追逐一段时间后,就在合适的位置掘入土,下移到中的,入士孔道上方的土表会出现一个小型的松散土堆。在野外,这个小型土堆因雨水淋溶很快就会消失。
(3)初期的水、食管理
脱翅成虫放入后,用塑料布封盖4cmx10cm指形管,用与培养底大盖底,用约大于10cm的皿盖盖10mx25m养少量多次的给各种饲非在中补充水分,待工蚁筑路出巢取食后,适当供给用水浸泡后的按树皮作食料。
(4)存活情况 用这种方法饲养,脱翅成虫几乎全部顺利入土建巢、产卵育幼、分化发育出工蚁、兵蚁,出巢觅食,并在巢腔中出现用营养基质加工而成的树枝状或网状结构物。但只有极少数(平均不到4%)的群体能在树枝状或网状结构物上培养长出白球菌7.mitomyces spp.,并形成疏松的、海绵状的菌圃。继续的观察表明,凡是没有形成菌的,
自群体建立5个月后就会陆续死亡,最长的只存活了9个月。相反,若营养基质上长出了白球菌而形成了菌圃的群体,就能长时间生存。
2.室内配对埋入野外短期饲养
按上述方法,在室内饲养到工蚁出现后,把新群体埋放到野外生活一段时间,有利于菌圃的形成。1977年共埋了5个饲养在4cmx10cm指形管的群体,年底挖出解剖,有3个群体的巢腔中形成了菌圃。饲养时若容器再大一点,如用500g容量的罐头瓶,更利于群体和蚁巢的发展与转移,可在室内配对入土后就埋入野外,到年底或第二年初从土中挖出,择其形成了菌圃的群体带回实验室内继续饲养,时间计算也准确无误。
3.野外挖回单腔菌巢饲养
这种方法也可称单腔菌巢移植饲养。由于室内配对饲养新群体形成菌圃不易,于1977年从野外挖回4个单腔菌巢,植入10cmx25cm养虫瓶中饲养,其中菌圃大小为2cm左右的2个,为5cm左右的2个。以菌圃大小为5cm左右的移植存活高,因为这样的单腔菌巢年龄约为2年左右,拥有300头~500头个体,移植后很快就恢复了巢腔结构,筑路、取食等活动自如,在新的环境里继续产卵育幼,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移植后的一、二年菌圃还有增长,由原来的5cm增大至8cm左右,由于没有扩大容器饲养,群体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蚁巢发展受到限制,第三年后菌圃开始萎缩,于1983年解剖,蚁王、蚁
后均在,还发现产出的少量卵粒,菌圃只有一个。而菌圃仅2cm大的群体,群体年龄为1年左右,群内个体仅几十头,群体的生命力、适应力较差,移植后恢复巢腔结构慢,外出取食能力差,生活不到半年就衰亡。
采用这种方法饲养新群体,最好用蔡邦华、陈宁生等(1965年)论文提供的办法,在分飞时,用蚊帐笼罩分飞孔,强迫有翅成虫就地脱翅入土建巢,今后定点收集。在挖取单腔菌巢时要尽量保护菌圃,能带的巢腔尽量取走,决不能触伤住在菌圃表面的一对生殖蚁,尽
量缩短巢群暴露的时间。单腔菌巢的年龄只能根据菌圃的大小,生殖蚁的体形估算,不十分准确。
3.4.2 新群体长时间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室内配对饲养黑翅土白蚁新群体要长时间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二。
一是新建群体巢腔中的背养基质上要能接种、培养长出白球菌并形成菌圃。这是因为蚁是通过加工菌刷培养白球菌来对幼政进行抚育的。关于建险中白球菌的接种问hoon R.A.1981年认为脱翅成出带有分生孢子,可,日还从有超成出的化道中分离出了分生他子。而我们在体的與腔中,出现网状结构的普养基项,但实际形成固皿的风行的百余个新金室内饲出现再埋到时外的5个新群体中,当年底解到时我具有4个群不,实经中形成了阅说明脱翅成虫带有的分生孢子能自动接种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还是靠新群体中产生的首批工故,其取食活动带回白球菌接种的。Sand W.A.1960年、Sieber R.1983年、Han
5.H.1992年等采取向巢腔中置入菌圃、向巢腔壁喷担子孢子悬浮液等方法促进了菌圃的形成,这些作法都与我们的看法一致。为了给新群体长时间生存创造形成菌圃的环境,除采取国外学者的办法外,还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试验。
1.向饲养容器内补充水分时,可加菌圃浸泡液;
2.供给做食料的桉树皮,事先用新鲜菌圃水浸泡24小时,或在野外采集白蚁正在取食的桉树皮,杉木树皮做食料;
3.在放入桉树皮做食料的同时,放入一点新鲜菌圃供工蚁取食;
4.在产鸡以菌的地方,把采集来的鸡以菌插入有水的瓶中,下面铺一张湿润的过滤纸,让鸡坝菌继续生长发育,成熟后自动把担孢子飞出掉落在滤纸上,用含有担孢子的滤纸饲养外出取食的工蚁。
二是要有宽松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食料。活动空间小,不利于群体和蚁巢的发展转移,长期局限在狭窄的空间里群体会衰退。如移植在10cmx25cm养虫瓶内生活了6年的单腔菌巢,菌圃数不但没有增加,仅有的一个菌圃还要萎缩,所以要适时的把各种容器中饲养的新群体,纳入到更大的容器中饲养。我们成功的经两次转移了一个饲养在10cmx25cm养虫瓶内的巢群,在实验室内生活了14年。第一次转移是在建巢的第3年(巢龄近2年),是连同饲养容器一齐转到一个铁制的养虫箱中,其大小为80cmx70cmx50cm,箱内装满砂泥;第二次转移是在建巢后的第6年(巢龄5年),是在铁制的养虫箱周围,用砖砌了一个270cmx150cmx110cm的养虫池,池内装满砂泥,就地将铁养虫箱埋没,给了群体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3.5配对饲养新群体的观察与记载
配对饲养新群体的过程中,应把配对后的建巢情况,各虫态的出现及变化活动,群体的发展发育状况随时加以记载,以便总结。
3.5.1 建巢初期的观察记载
1.配对建巢活动
脱翅成虫配对后的追逐时间,打洞入土时间,入土建巢深度,巢腔位置及大小、形状、结构与发展变化。
2.产卵习性
开始产卵时间,产卵数量,产卵间歇时间,冬季是否停止产卵活动及停止日期,第二年开始产卵的日期;卵粒的大小、形状,颜色变化及幼蚁孵出的时间,卵粒堆放的位置及发生变化的情况,脱翅成虫对蚁卵的抚育活动及其方式。
3.幼蚁的发育与分化
自卵孵出的幼蚁经几次蜕皮才发育为工蚁,每蜕一次皮经历的时间,各龄幼蚁形态有何变化,前兵蚁的分化是来源于幼蚁或是其它虫态,前兵蚁发育为兵蚁经历的时间,工蚁出现后筑路离开巢腔外出取食时间,测量出各龄幼蚁及首批工蚁、前兵蚁,兵蚁的头宽与体长幅度。
4.兵蚁出现时群内个体数量的统计
兵蚊的出现是群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此时虽群内个体数量不多,但却是一个营社会性生活的独立单元,具备了长期生存的各项基本功能。有大、小两型兵蚁的蚁种,应分别在大、小兵蚁出现时统计群内个体数量。
3.5.2 巢群发展动态的观察记载
一般用解剖巢群的方法进行观察。把饲养到当年底、第二年底、第三年底。·····或饲养了一周年,两周年,三周年·····的巢群进行解剖,清理出全部个体和卵粒,分别统计工蚁数量、兵蚁数量、幼蚁数量、卵粒数量及群内个体总数;计算出各类型比例,观察蚁王、蚁后的体型变化,王、后有无早夭现象,有无补充生殖蚁产生,补充生殖蚁的品级,群内有无畸形个体出现。蚁巢大小、形状结构,王宫的形状、位置、旧王宫的数量等。群体发展一定时间后,可在解剖时观察到具有微小翅芽的若蚁,它的出现是有翅成虫产生的先兆,说明不久之后,就可能发生有翅成虫分飞。
3.5.3 开始发生有翅成虫分飞及其以后的观察记载
分飞孔开始修筑的时间,分飞孔位置、形状、数量;发生第一次分飞的时间,一年中的分飞次数,各次发生时间;每次飞出有翅成虫数量;全年各次共飞出有翅成虫的数量,是连年分飞还是有歇年现象发生;对各年中每次飞出的有翅成虫都要进行雌、雄性别鉴定,若量大则进行抽样鉴定。条件许可,每年解剖一批巢群,条件不允许,起码在初次产生有翅成虫分飞时解剖一批巢群。因从此巢群就进入了发育成熟阶段。统计全群个体数量及各类型数量;计算各类型比例;观察原始蚁王、蚁后的体形;有无补充生殖蚁产生,补充生殖蚁的品级;观察蚁巢的形状、体积、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深圳市程建白蚁害虫防治中心有限公司:灭蚁除虫热线:13699834260